《南方》杂志专访全国政协委员、我校副校长许玲

发布时间:2021-03-29文章来源:学校网站 浏览次数:

近日,《南方》杂志对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东省委会副主委、我校副校长许玲进行了专访。现官网予以全文转载,供师生们学习。


迎两会 启新局丨全国政协委员许玲:政策怎么样,不能光看文件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虽然教育类型不同,却同等重要。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飞速发展,《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职教20条”等一系列重磅政策措施纷纷出台,为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描绘了路线图。

如何确保这些政策落地落实,则是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许玲一直紧盯的重点议题。

“政策究竟怎么样,不能光看文件,还要看落地的效果。”今年全国两会,许玲带来两份建议,其中之一就是建立国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监测体系,明确监测机构与监测范围,以量化的方式对政策执行进行评价的建议。此外,她还呼吁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为大湾区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许玲。 受访者供图



构建量化监测推动产教融合


对于就业过程中“学历歧视”问题,资深“职教人”许玲深有感触:“很多招聘中都要求本科以上学历,但其实大专学历就完全可以胜任。”“职业教育毕业生应该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一样,拥有更加平等的就业机会。”

去年全国两会,许玲提交了一份关于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建议,提出应尽快立法推动就业机会均等化,减少各类就业不公平现象,一方面要在基层公务员招考、大学生村官选聘、国有企业招聘中破除有关本科学历以上的歧视性条款,允许具有相当学历水平的职业教育毕业生进入选拔范围;另一方面,要扩大相关人才激励政策的覆盖范围,如在各地出台引进人才政策中对具有相当资格认证的技术技能人才享受政策资助、安家落户、子女就学等优惠政策同等对待。

这一建议得到了人社部、教育部的答复,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虽然中央层面的政策文件并没有对学历进行诸多要求,但是在各地执行过程中就变形了。”正是在这样的履职过程中,许玲对政策落实问题有了更多思考。

深化产教融合,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解决人才教育供给端与产业需求端之间的矛盾。在调研中,许玲发现由于产教融合相关政策的执行需要多部门联合协同、密切配合,因此落地难度较大。有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政策配套实施的细则缺失,重出台、轻执行,各部门综合协同参与不足、行动滞后等现象。

按照“职教20条”,对进入目录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应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并按规定落实相关税收政策。然而在现实中,由于缺少配套的税费减免、财政拨款、优惠利率等政策,导致企业在具体申请时困难重重。

“产教融合政策执行成效的监测,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她建议培育或者遴选第三方监测机构,明确由行政部门、立法机关、行业协会、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等相关组织机构作为参与单位,并赋予相应的职责和权力,同时进一步明确监测对象范围,通过研制科学合理的监测指标体系,不断完善监测方式和技术,建立制度保障等措施,构建产教融合政策监测体系。


为一流湾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许玲看来,职业教育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其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职业教育亟待升级,要跟上甚至引领产业升级步伐。

“现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20年前的,要求已经截然不同了。”许玲说,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加快,产业链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职业教育供给端提出了挑战,意味着要向社会输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具备专业知识,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人才。

放眼粤港澳大湾区,许玲认为,广深许多职业学校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但整体而言职业教育合作范围不广、层次不高,未能对大湾区产业发展形成有力支撑。因此,今年全国两会,她还带来了一份关于设立“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建议,“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是建设一流湾区人力资源的重要支撑,如何拓展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全面融入大湾区社会经济建设之中,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重要问题”。

她呼吁,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先试先行,创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深化职业教育综合改革。与此同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改革支持力度,建立大湾区职业教育合作平台,共建大湾区特色职业教育园,鼓励大湾区内职业院校加强民间合作等,实现三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更好地服务大湾区社会经济发展。